连续 20 个月,超 165 万用户亲手验证 1:1 资产背书;22 种主流代币储备率始终高于 100%,官方钱包地址再次公开 628,484 条。
224 亿美元背后的实力画像
最新一次 储备证明 (Proof of Reserves, PoR) 披露,平台持有的 储备资产 已跃升至 224 亿美元。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,也再次验证“资产 1:1 对应用户余额”的硬承诺。
为了让所有人放心查阅,官方同步公布 628,484 条公链钱包地址,实时链上可查。
22 种主流代币全部超额覆盖
| 币种 | 储备率 |
|---|---|
| BTC | 104% |
| ETH | 102% |
| USDT | 107% |
| USDC | 102% |
上述 储备率 (Reserve Ratio) 均已链上审计并通过社区验证,用户无需担心“账面余额”与“链上资产”有任何偏差。
为什么在zk-STARK中公布数据不会泄露隐私?
本期的 零知识证明 (zk-STARK) 技术升级,让所有人都能:
- 验证资产总额 ≥ 用户负债总额
- 无须暴露任何单账户余额或身份信息
这项源自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的设计理念,真正把 隐私保护 + 公开透明 合二为一。
高频 Q&A:用户对储备证明最关心的问题
- Q:如何确认我本人的资产是否被涵盖?
A:打开客户端 → 点击“储备证明自测”→ 下载属于你的零知识证明文件 → 本地验证即可,全程无第三方介入。 - Q:储备率 >100% 安全吗?会不会突然降到 95%?
A:平台采用实时风控燃尽速率模型,每周更新冷钱包阈值;历史 80 周内,所有币种的储备率波动区间不超过 ±3%。 - Q:公开地址这么多,我怎么知道官网没被移花接木?
A:打开浏览器开发者工具即可比对地址列表哈希值,任何细微改动都会导致校验失败。 - Q:zk-STARK 会不会只是个噱头?
A:该算法已获斯坦福密码学组全面审计并开放源代码,GitHub 近 6,000 星,社区可用脚本自行跑分验证。 - Q:如果发生大额赎回,平台会暂停提币吗?
A:系统热钱包自动垫资阈值高达日均流出 37%,超出后将在 6 分钟内联动 5 大冷钱包调拨,全程可链上追踪。
业内首个“月月见”的 PoR 时间表
自 2023 年 10 月起,平台 每月 1 日 准时上线储备报告:不是季度,不是半年,而是实打实的 月更。
在这些高频披露背后,是一整套涵盖链上数据抓取、AI 对账、第三方会计事务所交叉复核的标准流程。截至目前,已促成 165 万名用户完成链上自检,覆盖率居行业首位。
如何解读 224 亿美元的行业信号?
- 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双重充足:即便极端市场踩踏,224 亿美元沉淀资产也能承担瞬时大额赎回;
- 透明运营成为信任基准:从“能不能查”到“愿不愿意查”,推动整个加密行业标准提升;
- 加密支付场景扩容:在储备安全基础上,OKX Pay 等新业务的落地,才是真正把 区块链金融 推向日常支付的底气。
写在最后:储备证明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
从 2023 年 10 月的首份 70 亿美元,到如今 224 亿美元的跃迁,平台用 20 个月的“长跑”,把合规、透明、安全三大关键词锻造成行业最低标准。无论你是重仓 BTC 的老矿工,还是首次购币的新手,都值得拥有一个永远不会“断兑”的安心交易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