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Ex掀起“通缩大战”:平台币绝对通缩模型为何已成交易所必由之路?

·

关键词:平台币销毁绝对通缩OKBHTBNB交易收入长期赋能

过去一个月,加密圈最热的话题不是比特币涨跌,而是平台币“销毁战”。2月10日, OKEx宣布一次性焚毁7亿枚未发行的OKB后,市场瞬间沸腾——流通盘顷刻收缩,46%的单日涨幅把“减半行情”夺回了头条。紧随其后,火币、ZB、抹茶、Gate 等十余家交易所相继放出战报。问题来了:这场看似利空的销毁秀,究竟是饥渴营销,还是为平台币价值赋能的长期举措?

本文带你拆解绝对通缩模型在股票与加密市场的共性逻辑,看懂交易所究竟在打哪张底牌。


回顾传统市场:股票回购30年,用真金白银抬估值

核心关键词:股票回购、通缩、每股盈利
  1. 法规松绑,引爆万亿级回购
    · 1982年美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,成为目前1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。
    · 2018年,美股回购金额达到1.085万亿美元,占GDP近3%,占企业营运利润的125%,创历史新高。
  2. IBM示范:手握现金不如注销市面股票
    · 1986–1989年,IBM回购56.6亿美元股票,直接抵消了多季度低迷的盈利增速。
  3. Auto Zone传奇:7倍通缩换来48倍股价
    · 流通股本从1,400万股压缩到200万股,销毁86%的筹码,19年里股价从26美元跃升至1,274美元。

结论:传统市场的经验早已验证——只要收入持续,销毁=抬估值。


OKEx打响“第一枪”,币圈“通缩潮”全面爆发

关键词:7亿OKB销毁、上涨46%、链上透明

2025年2月10日,OKEx两条公告同时上线:

两字:通缩。消息发布24小时内,OKB从5.8 USDT拉升至8.5 USDT。对比当日整体市值,相当于直接把竞争对手 HT、BNB 甩开一个冲锋身位。

👉 "平台币大洗牌:谁能在下一轮熊市活下来?"一文深度复盘系列案例,错过可惜 ⇡

竞对秒回的大招

交易所销毁动作市场反响
火币1.47亿枚HT“永别”二级市场HT当日涨幅8%
ZB放弃团队+保险金 4亿枚ZB拉升12%后至盘整
FCoin销毁7.2亿枚FT,随后爆雷关停,毁灭式救赎

值得玩味的是:两次“绝对通缩”动作后, OKEx、火币销毁总额已达46亿美元,其中 OKB独占76%。币安暂保持观望。


深度拆解:什么才是“可持续的销毁逻辑”

关键词:用户粘性、收入来源、长期赋能

1. 存量见底后,拿什么继续烧钱?

👉 “把合约收入全部加入OKB回购” —— 如果你错过这则官方访谈,现在点击了解 ⇡

2. 对散户而言,为何要关心?

投资者痛点一:收益痛点二:确定性
持币用户收益=销毁带来的潜在升值收入多样性决定回购可持续
合约交易者不想让手续费外流平台币回购把收益留在生态圈

3. 平台经济学的三要素匹配

平台收入 → 定期回购 → 市场信息透明
OKEx 的“王牌”正是把此前没纳入报表的部分 合约收入 一并上架,再次递进通缩幅度,而市场最期待的下一步则是季度财报公开。

FAQ:常见疑问一次说清

Q1:销毁是否意味着“拉盘->出货”的阴谋?
A:高额且由链上完成的销毁具备不可逆,从市场Pageload源代码可查,若以人为方式出货,等于砍断自己后期手续费收入,造成“双输”。逻辑上对交易所并不成立。

Q2:绝对通缩会不会导致二级市场流动性枯竭?
A:流通盘缩小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换手率提升,其次各大交易所有足够做市资金与做市机制应对恐慌盘平仓,极端深度缺乏的现象尚未出现。

Q3:BNB会跟上吗?
A:币安对“是否提高回购比例”保持沉默,但其“加速销毁”投票权机制已多次被社区提上议程,倘若市占率被进一步蚕食,一进一退的概率增加。

Q4:销毁后如币价不升反跌怎么办?
A:曲线挽救手段还包括上线新玩法:锁仓空投、跨链DeFi挖矿、手续费折扣券等,持续为存量平台币创造需求端。

Q5:交易平台是否会透支未来回购?
A:季度销毁记录均链上公开,如果出现回购金额>收入情况,链上可实时追踪,提前资金管理预警可避免此风险。

Q6:普通人如何捕捉下一次大销毁?
A:关注三大指标——①季度财报收入分项;②链上未释放流通量;③官方社区公告。出现收入提升+流通仍巨的组合,即为进场观察区。


结语:从季度之战到十年马拉松

关键词:长期视角、护城河、价值沉淀

OKEx一次性“焚币7亿”后,整个市场暂时进入静默等待区。火币紧随其后,交易所的比拼被拉回到“业务盈利”的原点。随着用户规模、合规化、产品纵深全面提高,谁能把未来的手续费收入真正转化为平台币持续回购能力,谁就拥有长期胜出的资格。

换言之,销毁战只是序章,后续的舞台属于业务护城河+透明度+社群认同的三重协奏曲。短期拉盘,人人可见;长期增收,唯有基本功。

别让下一轮牛市来临时,你还在门外犹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