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稳定币新政落地:京东入局数字支付实验沙盒

·

核心关键词:香港2025稳定币、数字资产合规、京东区块链、储备资产管理、跨境支付、投资者保护、稳定币应用、数字金融监管

政策全景:数字资产合规元年正式开启

2025年6月,《香港稳定币条例》正式刊宪生效,意味着“虚拟资产合规化”进入可执行阶段。条例对传统“稳定币发行”进行了三项顶层设计:

  1. 明确发行主体资质:必须持有牌照,满足资本充足率与偿付能力测试;
  2. 守住价值锚定底线:发行方需以100%等值高流动性资产储备作支撑;
  3. 创建“监管沙盒”:允许入选机构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应用创新、交互测试。

这三大抓手共同将“无法可依”的原生数字资产,纳入类似银行的合规轨道。市场普遍认为,这不仅利好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也为内地及东南亚企业打开新的跨境通道。


沙盒登场:京东为何成为第一批玩家?

首批名单仅三家,京东区块链科技(香港)全资附属的JDBPay Labs赫然在列。沙盒测试分三阶段推进:

阶段核心任务重点场景时间节点
技术对接、数据申报——2025Q2 完成
小范围用户体验①跨境汇款 ②C2B付款 ③投资交易2025Q3~Q4
大规模模拟 & 压力测试企业供应链金融、游戏内支付2026H1

👉 解锁更多数字支付暗藏的商用密码,直通无摩擦跨境结算

京东模式亮点:把“电商场景”搬到链上

官方透露,未来还与5家头部银行、三大跨境电商共享白名单,实现“边测试、边扩展”的飞轮效应。


稳定币到底“稳”在哪?技术+监管双保险

部分投资者担心:币值能否始终锚定1港币?条例给出了双重答案:

1. 资产储备:冷钱包+短期国债组合

2. 实时监控:穿透式Redemption API

监管机构可调用“一键赎回接口”验证任意地址的铸币对价,做到真正穿透式监管。一旦储备率跌破100%,系统自动停兑并触发应急托管。


应用场景展望:不止电商,横扫跨境B2B

基于可组合的智能合同,首批沙盒企业正勾勒以下高潜场景:

👉 0门槛体验跨链支付,提前感受多国货币一键切换


读者速问速答(FAQ)

Q1:普通用户如何报名参与沙盒测试?
A:目前仅面向受邀请京东生态商家及白领内测。可关注官方公告,未来将分批开放候补名单。

Q2: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能否互转?
A:不在此次试点范围,两者架构不同。根据香港金管局指引,后续或将通过指定银行提供兑换通道。

Q3:港币稳定币是否受存款保障计划覆盖?
A:不适用。但条例要求发行方在清算时优先返还用户资产,相当于“准存款保障”。

Q4:持有稳定币是否需要缴税?
A:仅用作支付或兑换不产生资本利得税;若通过交易所赚取差价,需依照香港《税务条例》申报利得税。

Q5:境外企业能向香港发行稳定币吗?
A:必须在港设实体并取得牌照,离岸发行模式下仍需遵循同等储备、审计、披露标准。


写在最后

香港将2025定义为“数字资产制度建设年”,《稳定币条例》只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。随着沙盒结果落地,更大规模的跨境支付、通证化债券、链上贸易金融将被激活。对于企业而言,谁能率先跑通合规流程,谁就能在下一轮数字经济竞赛中占得先手。

京东已走通关键一环,下一步轮到谁?答案也许在即将到来的Q4扩大名单中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