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年香港高等法院对 Gatecoin 清盘案做出史无前例的裁决:「加密货币属于可予信托的财产」。这份判决不仅厘清了清算过程中如何处置交易所托管的虚拟资产,也为业界确立了「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资产在香港将享有与股票、知识产权同等的法律地位」的明确基调。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判决核心,为投资者、交易所、创业者与专业机构提供一份可立即落地的合规指南。
判决要点速览
| 核心议题 | 法庭结论 | 实操影响 |
|---|---|---|
| 加密货币=财产? | ✅ 是财产 | 可做抵押、继承、信托资产 |
| 交易所是否必用信托? | ❌ 取决于服务条款 | 条款决定客户是「真正托管」还是「无抵押债权人」 |
| 资产未隔离一定无信托? | ❌ 比例持有也被认可 | 仍需三大确定性:标的、对象、意图 |
案情回顾:Gatecoin 的「托管漏洞」
- 公司背景:Gatecoin 2015–2019 年在港营运,提供比特币、USDT 等 40 余种加密币及法币交易。
- 破产触发:2019 年资金链断裂,清算人申请法院指示如何分配剩余资产。
- 矛盾焦点:客户资产存放在热钱包、冷钱包与法币账户里,均未与平台自有资金隔离。清算人发现共有三套「服务条款」(2014、2017、2018 版)表述差异巨大。
法院最终认定:
- 2018 版条款明确否认信托关系 → 适用此条款的客户仅为无抵押债权人;
- 2014、2017 版未否认信托关系 → 此部分客户可主张信托资产。
加密货币被认定为财产的「四个理由」
法官引用 National Provincial Bank v Ainsworth 的经典框架,逐项给出判词摘要:
- 可定义
公钥既唯一又可追索,足以识别资产边界。 - 可让第三方识别
私钥掌握者即拥有控制权,市场行情也尊重这种绝对支配权。 - 可被他人取得所有权
在主流交易所及 OTC 市场的买卖行为可交割,符合「可让与财产」定义。 - 稳定性(Permanence)
区块链不可篡改,历史记录从创世块到最新区块清晰可查。
👉 想评估你的加密资产如何获得法律保护?立即阅读香港官方指引与案例解析。
案例延伸思考
- 以太坊质押返利算不算收益?
质押所得的 ETH2 奖励具有同样可识别、可让与的属性,也应纳入财产范围。 - NFT 是否适用?
只要符合上述四项标准即可。PFP、音乐凭证、链上艺术品皆有望受益于本次判决。
投资者警示:服务条款才是真正的「生死簿」
Gatecoin 案给广大持币人敲响警钟:
- 不要忽视「我同意」按钮后的长篇文字
条款只要写明「用户资产不构成信托——平台可自由使用」,即使你的资产份额清晰,平台亦无托管义务。 - 优先选择具备「资产隔离」+「明示信托」的交易所
当前香港持牌交易所必须按照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指引》落实「客户资产托管与分隔」,但在其他司法辖区仍需仔细核对条款细节。 - 快照时刻为王
若你曾在 2018 年前注册却从未点选最新条款,立即保留注册与交易截图,以备未来清算或诉讼所需。
FAQ|Gatecoin 判决常见疑问
Q1:中国大陆或新加坡法院的判决会参考本次香港判决吗?
A1:香港是普通法体系,与英国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判例高度交叉引用。虽无强制力,但可成为说服性先例,尤其用于证明「加密货币为财产」的共识。
Q2:DeFi 协议里的流动性池代币(LP Token)是否同样受保护?
A2:若 LP Token 能够在公开市场上交易且可被唯一识别,理论上同样适用。但 DeFi 协议多由智能合约定义权利义务,需单独检视合约是否约定了信托关系。
Q3:平台破产时,我的法币存款也按照一样的逻辑吗?
A3:不一定。法币在法律上本就被视为财产,但清算顺位受银行牌照资质、资金托管账户(Client Money Account)条款等限制。法币部分可能优先于加密币偿付。
Q4:如果我是场外 OTC 商家,把加密币放在交易所做流动性,是否也有风险?
A4:是的。若你非零售客户且接受「点对点撮合」条款,往往自动放弃信托保障。建议签署补充的托管协议或另开冷钱包专户。
Q5:未来香港会否出台更专门的加密资产信托法?
A5:随着 Web3 政策迭代,财库局已展开《虚拟资产托管及信托服务条例》公开咨询。业内普遍预测 2025 年会将「私链资产」与「公链代币」分别监管——细节值得持续关注。
勿再踩坑:建立「离线 + 多签」的终极安全方案
律师与 DeFi 审计师普遍推荐「三位一体的资产隔离」:
- 热钱包:日常交易 <3% 资产,交易所托管。
- 冷钱包:用 Ledger/Trezor 硬件钱包存放 30–40%,多重签名私钥分拆保管。
- 信托/托管:大额长期持仓通过持牌信托公司承接,可随时出具独立审计报告。
👉 立即查看离线冷钱包设置教学,避免 Gatecoin 式悲剧重演。
写在最后:香港将成为全球 Web3 法律高地?
Gatecoin 判决之后,市场已嗅到风向标:香港证监会与金管局同步展开「稳定币监管沙盒」、代币化债券的二级流通试点、以及家族办公室加密资产信托指引。业界共识是——在 清晰法律定性 + 合规交易所牌照 + 开放金融创新 的三重加持下,香港有望复制 20 世纪 70 年代纽约衍生品市场的辉煌。
对开发者而言,这意味着:只要做好 KYC/AML 与资产隔离,就能将金融衍生品、借贷、回购、场外期权等传统工具无缝搬到链上。对投资者而言,「明确受香港法律保护」正在变成最强的品牌背书。如今做出合规选择,正是抢占下一轮红利的最佳时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