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速览
- 2024高点:ORDI于3月5日触及96美元历史高位,随后回调近78%。
- 截至12月:ORDI市价约47美元,年内仍下跌30%,却出现企稳迹象。
- 波浪模型结合技术指标,2025年底目标区间21–50美元,慢牛概念显著。
1. 为什么说ORDI值得被重新关注?
Bitcoin Ordinals(俗称比特币NFT)让最小单位“聪”获得唯一编号,技术差异化明显。尽管年初因btc手续费飙升引发争议,6月Bioniq交易市场上线后,Ordinals生态单日铸造量重破10万枚。传统的NFT寒冬反而凸显ORDI的稀缺属性:100%流通、总量恒定2100万枚,无解锁抛压。
12月初日活跃地址回升至17,000+,暗示市场情绪转暖。加密巨鲸也陆续建仓——排第一的匿名地址持仓高达42%。缺乏新叙事的加密市场里,“可交易的比特币聪”概念反而成了资本退可守、进可攻的选择。想提前捕捉可能提前启动的慢牛?立即回顾实战策略→ 👉 下一轮牛市里什么类型的数字资产最稀缺?
2. 技术模型推演:2025年的三大价格锚点
2.1 波浪计数主路径
根据艾略特五浪结构:
- 已完成:从2023年9月启动的五浪上升至96美元(白色浪)。
- 修正:A-B-C三浪回撤深达78%,刚好止步长期平行通道下轨(20–22美元区域)。
- 新生五浪:若第1浪等于前期总涨幅的1.61倍,顶部理论高点146美元可落在2025年5月。随后进入慢节奏回落,年底相对低点落在26美元附近,符合温和复苏叙事。
2.2 优化后的年度区间
主流交易所对ORDI价格预测:
2025年底最小/最大/最可能:21.8 / 50.0 / 40.0美元。
由此过滤掉短期噪音,合理操作区间30–50美元更易兑现。
3. 链上数据佐证:反转已在发生?
- RSI(64)重返50上方,代表多头接管中。
- ATR四日平均值约4.6%,高波动伴随主力换手,蓄能信号。
- 平行通道突破:11月8日如愿站上通道上轨48美元,回踩未再触及下边沿视为典型向上破势。
图表观察点:
若未来周K收盘站稳60美元水平阻力,下一站即两位数心理关口84美元;失守35美元则削弱反弹质量,区间交易思路优于坚定看涨。
4. buy & sell日历:历史统计给时机
结合两年K线,ORDI存在“周一效应”,周一平均溢价2.7%;第46周(11月中旬)与四季度买入胜率最高,或是资金年末再平衡痕迹。短线尝试挂单回调至早期起涨区38–42美元区间。
5. 与同类资产对比:ORDI的相对价值
| 标 的 | 一年前价格 | 现价 | 年化涨跌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ORDI | 67.88美元 | 47.80美元 | -29.5% | 波段整理尾声 |
| APE | 1.72美元 | 1.90美元 | +10.4% | 仍困NFT熊市 |
| CHZ | 0.084美元 | 0.134美元 | +59.6% | 粉丝经济热度 |
| BTC | 44,265美元 | 98,300美元 | +122% | 暴力牛市 |
ORDI跑输大饼,却在NFT类别里跌幅最小,“折价+叙事”双重价值让左侧交易者愿意埋伏。
6. 深潜:ORDI是什么?为何能标价?
6.1 技术原点
- 聪编号:每枚聪按挖矿顺序赋唯一ID;
- 链上铭刻:交易时顺带把图片、文本永久写入该聪,无法更改;
- 无须侧链:Ordinals协议直接基于比特币网络完成,无额外代币桥梁,避免多数NFT跨链风险。
6.2 代币定位
ORDI不是“coin”,而是追踪Ordinals活动的功能型代币,用于计价、拍卖、激活动画特效等场景。这一点常被误解——你看到的“ORDI币”其实属于比特币原生资产类别。
7. 疑难点FAQ
Q1:ORDI总量是多少?
A:固定2100万枚,已全部流通,官方无后续增发计划。
Q2:为何说有金融属性,却自称NFT?
A:铭刻的聪本身就是NFT,只是用ORDI代币作为定价与流通媒介,解决BTC流动性碎片化难题。
Q3:年底前重回100美元概率多大?
A:100美元对应市值≈21亿美元,需要比特币再破12万美元且Ordinals活跃用户翻5倍,情景概率不足30%。
Q4:鲸鱼是否控盘过重?
A:前五地址约持56%代币,对短期涨跌有明显影响力。个人投资者可调低杠杆,用网格交易稀释集中抛售风险。
Q5:通胀才是比特币叙事,NFT会冲击正循环吗?
A:铭刻消耗聪=变相锁仓,部分抵消矿工抛售压力;上一轮Ordinals热让矿工手续费收入暴涨,反而巩固算力。
Q6:ORDI值得定投吗?
A:他的价格波动区间清晰,推荐“低波动月+连续阴跌周”小额买,如38美元附近;逢大涨15–20%分批出,保守复利策略胜率更高。
投资提示:加密资产波动剧烈,上述Ordinals价格预测基于波浪理论及链上统计,仅供参考。请充分调研、分散持仓、启用止损,理性拥抱温和复苏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