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香港投资移民、加密资产证明、SOF、以太坊、比特币、3000万港币、合规路径、注册会计报告、虚拟资产估值
香港投资推广署近期再放“大招”——一位申请人仅凭 3000 万港币以太坊 的资产证明,便顺利通关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。去年 10 月也出现过比特币案例,看似加密玩家找到了“快车道”。但真正操作过的人都苦笑:最难的不是币价,而是 资金来历(SOF)。下文拆解政策逻辑、实操裂缝与三大破局策略,助你少走弯路。
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:合规门槛一句话总结
想拿香港居留身份,申请人(或与配偶共同)须 持有≥3000 万港币净资产 并作出指定投资。政策列明的 可纳入资产 包括:
- 现金、股票、债券
- 房产(非住宅)
- 有限合伙企业份额
- 加密资产(如比特币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)
别被“资产多元化”的清单迷惑。加密资产能否直接换算成 3000 万港币?答案是:可以,但要看两点:
- 会计师核验:必须出具 独立审计报告(CPA Report)证明钱包与身份关联。
- 资金来源:必须有连续的链上来源或链下支付凭证,不是一句“早年挖矿”就能糊弄。
最大的坑:资金来历(SOF)
“我有币≠我有钱。”——不少持币大户从兴奋到挫败,只差一张合规银行流水。
为什么难?
- 早期资料散佚:2017 年 OTC 一手现金一手比特币的交易,根本无记录。
- 交易所暴雷:FTX、币安震荡后,部分用户的交易历史无法下载,监管也不认。
- 匿名钱包问题:真人与钱包地址无法绑定,公证、审计、尽调步步受阻。
反面案例
某大户 2017 年现金购入 200 枚 BTC,现价 1800 万港币。移民局三次索证:当年 ATM 现金入金回单、银行取款记录、交易群聊天截屏……因为 一分钱转账凭证都拿不出来,申请直接被拒。
注册会计师的两难:懂币,更要懂风控
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,签字背书的同时即承担 反洗钱与专业责任:
| 风险点 | 解决方案示例 |
|---|---|
| 估值时点 | 建议取 前三月加权均价,或加签特定日时市场报价 |
| 钱包归属 | 链上签名+KYC证书:通过硬件钱包-电话号码-KYC三位一体验证 |
| 税务合规 | 出具 自我申报表格 并叠加税务局非异议函 |
但上述流程对事务所技术实力要求极高,愿意接单的仍是少数。
👉 专业机构如何规避这些法律雷区?点击查看案例
三大破局路径
1. “把早年的黑洞填上”:可视化逐渐溯源
- 步骤 A:从最早入金交易所订单开始整理历史电子邮件、微信群付款截图。
- 步骤 B:标记每一笔 法币→币 的链路,用可视化工具生成资金追踪图。
- 步骤 C:补交附加声明——若持续持有且无交易,可请朋友圈人证+书面叙明。
2. “合规格式化”:加密资产出表到合规账户
- 选择 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,一次性将大额 ETH/BTC 存入。
- 交易所出具 托管证明+对账单:同时满足会计估值和反洗钱双重标准。
- 最后 0 手续费划转至 指定投资账户,完成政策要求的资金入境与锁定。
3. “专业团队组合拳”
- 团队配置:加密合规顾问 +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+ 持牌律师事务所。
- 角色分工:顾问负责链上数据抓取,会计师负责报表签证,律师出具 资金来源声明书(SOF Opinion)。
实操小结
准备周期:6–12 个月。如果已有清晰交易记录,最快能在9 周内完成资产核查;若早期资金浑浊,时间可能翻倍。投入成本:合规格式化、法律咨询、审计报表 15–30 万港币不等。
经典 Q&A
问 1:比特币分叉币、山寨币能不能也算 3000 万?
答:需要流动性好、市值排名前二十的主流币。分叉币波动大,会计师事务所普遍不接受。
问 2:DeFi 流动性挖矿收益能当收入来源么?
答:若合约收入经过 KYC 交易所清算并有对账单,可被认定为 营业收入;否则需独立论证来源。
问 3:是否需要一次性将币种换成港币?
答:政策只要求 名义资产≥3000 万港币,币种无需全部抛售,但估值报告要求港币计价。
问 4:配偶资产能否合并计算?
答:可以,需婚姻公证并把配偶钱包也纳入同一审计期。
问 5:已经开始走流程,中途币价暴跌怎么办?
答:会计师会以 锁仓日或指定平均价 出报表,不再每日重新估值;跌破门槛需追加资产或重新审核。
问 6:会计师报告有效期多久?
答:首次递交 6 个月;若申请牵涉额外补交材料,可延展一次 3 个月。
写在最后
香港把大门向加密资产持有者敞开,却不等于“闭眼受理”。越早留痕、越强合规意识,才能少走弯路。如果你手握 ETH 或 BTC 想做 香港投资移民,不妨先自查资金来源、再评估是否启动 合规格式化,让下一步不再卡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