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 JPEX 事件持续发酵,香港证监会(SFC)罕见一次性公开五张虚拟资产交易平台(VATP)清单,将持牌、申请中、已结业乃至可疑平台逐一曝光。本文带你逐一拆解核心名单、挖透背后公司背景与潜在风险点,并告诉你普通用户该怎么避坑。
一张图看懂五份名单
- 持牌名单:仅两家,OSL Exchange 与 HashKey Exchange
- 申请者名单:四家“待定”,存在被拒或撤回可能
- 已结业/被退件名单:截至目前暂无记录
- 2024 年 6 月「过渡牌照」名单:尚空白,需到 2024 年才见分晓
- 可疑名单:JPEX 等六家平台已上榜
关键词已在上述段落自然融入:港交所监管机构、加密牌照、投资者保护、风险管理。
持牌平台深度调查
1. OSL Exchange
牌照进展:已拿 SFO 牌照(2020-12-15),正在进行 AMLO 牌照升级。
散户开放范围:8 月起,正规面向散户开放 BTC、ETH 现货交易。
风控亮点:冷钱包 100% 保险,并通过“四大”第三方审计,每季度公开资产证明。
2. HashKey Exchange
牌照情况:SFO 牌照于 2022-11-09 获批,AMLO 仍在流程中。
上架品种:
- 散户:BTC/HKD、ETH/HKD
- 专业投资者:Avalanche(AVAX)、Tether(USDT)等
独特优势:总部扎根数码港,本地银行通道目前支持港元/美元出入金。
👉 想随时追踪 AMA、空投及最新上线币种?点击速览官方频道>>
申请者名单四大玩家全景解析
风险提示:申请名单≠已获监管部门首肯,仍可能因资金证明不足、KYC 技术缺陷、合规人员缺位等被退回。
1. Hong Kong BGE Limited(BGX)
- 母公司:HKE Holdings(01726)全资附属
- 核心人物:前 HashKey COO 欧阳健男空降 CEO,曾在港交所负责衍生品市场运营
- 现状&隐患:仅供受邀专业投资者,尚未递足 AMLO 申请材料,足月份或现“二次补件”延迟
2. Hong Kong Digital Asset EX Limited(HKbitEX)
- 背后集团:太极资本(多次出现在主流财经频道)
- 重头戏:9 月推出香港首只房地产基金 STO,PRINCE 代币目标筹资 1 亿港币
- 风险点:STO 最终能否于自家交易所挂牌仍取决于证监会额外批复,存在“审批倒挂”可能。
3. Hong Kong Virtual Asset Exchange Limited(HKVAX)
- 自我宣传:8 月公然声称已获“原则上批准通知书”
- 核实结果:证监会官网至今 未检索到任何相关批件,仅为平台单方面发声
- 观察信号:若 2025 年中仍未披露正式牌照,将被贴上“虚假宣传”标签,投资者需高度警惕。
4. Victory Fintech Company Limited(VDX)
- 母公司:胜利证券(08145)
- 散户开放时间:官方口径为“2023Q4”;但考虑到监管流程,真实开放时间或推迟至 2025 年
- 托管模式:仅对接 OSL,客户资产存托于经保险的冷钱包,减少跑路风险却不能免除流动性危机。
👉 输入邮箱,免费接收实盘警报:顶部平台异常活动一键提醒>>
可疑平台黑名单逐一点名
“一个特征多种手法”,六大可疑平台共性如下:使用 假香港牌照、承诺 超高年化、限制提现 或 明目张胆套牌。
| 平台 | 触雷招数 | 官方风险等级 |
|---|---|---|
| JPEX | 伪造海外执照+虚假宣传年化 20% | ★★★★ |
| FUBT Exchange | 借富比特旧名+虚假本地电话 | ★★★ |
| Futu | 将 “富途证券”LOGO 原样盗用 | ★★★★ |
| EFSPD | 谎称已与港交所合作发行代币 | ★★★ |
| OSL 交易 | 假域名钓鱼 | ★★★★ |
| arrano | NFT+加密捆绑式“高收益”骗局 | ★★★ |
投资者一旦入坑,提现受阻 是第一步,随后平台往往一句 ”系统维护“ 便无下文。
亲历者案例:2 天损失 7 位数港元
阿昆(化名),37 岁,香港中环基金经理
“9 月 25 日,我在某 Telegram 群看到 JPEX “香港牌照已在审”截图,遂充值等值 80 万港币的 USDT 参与其‘高收益马甲计划’。28 日察觉提现迟迟不到账,客服让我再拉 3 个新用户才能解锁,那一刻彻底清醒。”
该案例表明,“监管名单更新延迟” + “山寨社群截图” 极易造成信息差,成为骗子突破口。
投资者万能避坑三步法
- 查名单:交易前 30 秒,上 SFC 官网确认平台是否出现在 持牌 或 过渡期名单。
- 核域名:留意网址拼写、SSL 证书与官方公布地址是否完全一致,杜绝钓鱼域名。
- 进项锁仓:不论是申请中或已持牌平台,不建议将所有资产留在交易所热钱包,可使用多签冷钱包分权管理。
FAQ:你最关心的五大问题
1. 为什么只有两家持牌?
香港采用“双牌照”制度——SFO 面向证券型代币,AMLO 面向非证券化代币,任一牌照都不行。两家先行拿到首证,后续审核流程漫长。
2. 申请名单中平台平均审核周期?
根据金管局现场问询纪要,从正式递交完整材料到最终结论约需 9–15 个月,若资料反复补件则会逾期。
3. 散户目前还能用非持牌平台吗?
技术上“还能登录”,但 SFC 已表明 投资者难以寻求法律赔偿;建议使用持牌平台降低系统风险。
4. STO 是什么,散户能买吗?
Security Token Offering 的简称,属于证券发行。根据现行规定,散户暂无通道,仅向专业投资者(资产≥800 万港币或公司资产≥4000 万港币)开放。
5. “2024 年 6 月过渡牌照”是什么意思?
根据 2022 年修例,现存的未持牌平台若要在港继续运营,须在此日期前获得过渡地位;预计届时大批平台将集中披露最新合规进展。
结语
监管透明化正在加速,牌照二字不只是“一纸公文”,而是资本实力、技术风控、法律合规的全面较量。投资前多做 30 秒的功课,比爆仓后写万字控诉更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