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Tangem、加密支付卡、硬件钱包、自托管、Visa、数字资产、稳定币支付、非托管钱包、瑞士金融科技、区块链支付
用卡消费不再是法币特权:把加密资产装进口袋的瑞士方案
一张与银行卡尺寸完全一致的「加密Visa支付卡」,同时具备银行级安全芯片与 自托管硬件钱包(self-custodial cold wallet),让持有0.01个比特币或100 USDT的人也能在8000万家Visa线下商户“一刷即付”。瑞士金融科技公司Tangem在2024年夏季宣布与支付巨头Visa达成合作,首次把「非托管私钥」与「实时支付通道」嵌进同一张IC卡。
相比传统加密银行卡模式“托管—换汇—结算”的三段式流程,Tangem方案把 私钥 永久锁定在卡片安全芯片中,用户在POS机终端扫码或插卡,卡片芯片立即完成签名验证并通过Visa网络把消费额度的稳定币(USDC、USDT)兑换成法币记账,全程无需第三方托管资金。
一张卡,两个身份:支付工具 + 硬件钱包
| 维度 | Tangem卡 | 传统加密银行卡 |
|---|---|---|
| 资金托管 | 自托管 | 第三方托管 |
| 私钥存储 | 安全芯片 | 平台服务器 |
| 签名权限 | 用户物理刷卡 | 平台远程代签 |
| 受攻击面 | 单卡、离线 | 中心化服务器 |
“最简单的用户体验就是最大的突破。”Tangem联合创始人Andrey Kurennykh指出,将「钱包」与「支付」合二为一,使普通人不去深究区块链技术的前提下,依旧拥有对资产的100%控制权。该卡将以欧洲的瑞士法郎、欧元消费场景先行落地,后期开放API供任何发卡机构接入,打造开放式生态。
Visa眼中的未来:支付网络拥抱区块链接口
Cuy Sheffield——Visa加密部门副总裁——用一句金句总结了合作愿景:“我们把加密看作货币网络的新高速公路,而高速公路要安全、稳定、可扩展。” Visa在2023-2024年已陆续上线USDC结算通道、StarkNet自动付款合约,本次选择Tangem则在支付终端层突破「物理私钥」+「即时兑换」双任务,使用户在链上链下切换时几乎无感知。
这意味着:
- 商户依旧收取当地法币,没有汇率风险;
- 用户不愿托管资产,也能体验“刷币”快捷;
- Visa网络则扩大了交易量与场景,形成多赢格局。
使用场景想象:买咖啡、登地铁、点外卖的加密日常化
- 清晨
你走进苏黎世咖啡馆,点了一杯拿铁。用Tangem卡“滴”一下,卡片芯片在1.2秒内使用USDC完成本地法郎结汇,收据显示“Paid with Crypto”。 - 上班路上
地铁闸机同样支持Visa闪付。你无需提前提现、无需App二次确认,钱包余额实时减去1.50 CHF 等值的稳定币。 - 晚餐外卖
在移动网页选餐厅,结账页面自动识别卡内DAI;后台通过链下报价器锁定汇率,在送达前支付给平台。
一天下来,你的加密资产始终留在自己手中,而“卡内数字”仍能在链上与DeFi挖矿、质押收益无缝衔接。
软硬结合的安全密码
Tangem最早于2017年推出 智能卡式冷钱包,主打“无种子短语、免助记词备份”——私钥在出厂时即注入,卡芯片通过EAL6+认证,可承受极端电压、温度及激光攻击。此次升级三大技术支柱:
- CC EAL6+ Secure Element:达到银行芯片等级的物理抗性;
- Backup on Additional Cards:可选1-2张备份卡,无需抄写助记词;
- “NFC+App”交互模式:手机贴近卡片1 cm以内即可完成转账及设置,离线环境依旧安全。
截至目前,Tangem卡已在160+ 国家销售超过100万片,无一例私钥泄露。
常见问题与解答(FAQ)
Q1:卡片丢了是不是等于资产全部丢失?
A:可在购卡初期额外订购1–2张备份卡,一键恢复至新卡;如无备份,资产随卡片一同“物理消失”,而非被黑客盗走。
Q2:欧盟商户尚未全面支持加密,刷卡时如何完成兑换?
A:Visa网络的后台会自动把连锁中的稳定币结汇成欧元或法郎,商户依旧收到法币,无需改造收款系统。
Q3:卡内支持哪些加密资产?
A:首批支持USDC、USDT、DAI等主流稳定币;天然支持BTC、ETH,但为避免价格波动,日常付款默认以稳定币优先。
Q4:是否需要法币“镇守”或锚定账户?
A:无需单独开设银行户口,卡片本身即为“硬件钱包账户”,资产直接在链上结算。
Q5:会不会收取额外的兑换或月租费?
A:Tangem公布的基础方案无月租费,仅在链上兑换时产生0.5%–0.9%的服务费,比传统银行卡跨境汇率更具优势。
下一步:把可编程支付带进任何人钱包
Tangem计划2024年底开启「开发者版」SDK,让第三方团队将自定义稳定币、Layer2 Gas券、NFT票务甚至DAO工资单直接写进卡片逻辑。只需一次空投,持卡用户即可在未来一个月免费刷地铁、买咖啡,让加密世界从“拥有”走向“使用”。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与航空里程、商超积分融合的卡面功能?值得拭目以待。
无论你是Layer2开发者、安全极客,还是只想把USDT当欧元花的消费者,这张光滑纤薄的卡片,或许正在定义数字支付的新篇章。